崇榮禮拜
信仰疑問:通常,基督教會都是在星期日(主日)做禮拜,而有的教會是在星期六(安息日)做禮拜,到底哪一個是符合聖經的呢?
星期的由來
- 相傳「星期制」最早起源於巴比倫,後來傳播到猶太地區,猶太人把它傳到埃及,又從埃及傳到羅馬。
- 明朝末年「星期制」隨著基督教傳入中國。
- 在西元兩千年古巴比倫人認為行星一共有七個。
早在西元前兩千年左右,古巴比倫人就能區分恒星和行星。他們認為行星一共有七個: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太陽、月亮。在他們心目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其餘星球都圍繞地球運動。古巴比倫人根據月相的變化,將七天定為一個星期,又叫一周。他們認為上蒼每天派一個星神光臨人間值班。由於這七日都是天星值班的日期,就稱為「星期」。
而古羅馬人根據自己所信仰的神的名字命名了一星期的七天。後來,撒克遜人借鑒日耳曼民族所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四個名稱,形成了今天英文一周七天的名稱: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 拉丁語中的一星期七天分別是:太陽日、月亮日、火星日、水星日、木星日、金星日、土星日。
- 法語直接採用了拉丁語的名稱,只是將「太陽日」改為了「主的日」。
- 在日本、韓國和朝鮮,一星期中的各天也不是按數字順序,而是有著特定的名字,是以「七耀」來命名的,由拉丁語轉變而來,依次是:日耀日、月耀日、火耀日、水耀日、木耀日、金耀日、土耀日。
- 在中國,初期也是以七耀命名的,到清末才逐漸改為現在的叫法: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舊約的安息日
- 聖經中「安息日」這一單詞最早出現在《出埃及記》十六章二十三節裏。
通過《出埃及記》十六章二十三至三十六節記載的事件可以看出,當時對於以色列百姓來說,「安息日」是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陌生的概念,由此可以確定他們之前從來沒有遵守過安息日。關於安息日的律例,最早是從西奈山賜下的,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聽到過「安息日」。
聖經《出埃及記》二十章八至十節分明記錄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裏所說的「第七日」不是現代中國人習慣中認為的星期日,按猶太歷來說,「第七日」相當於我們的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的這一時間段。)
根據《尼希米記》九章十三至十四節的記載得知,安息日是摩西律法的一部分。他與結婚、獻十分之一以及割禮等都屬於摩西律法中的命令。此外,與此相同的教導在《以西結書》二十章十至十二節中也有所記載。
神在聖經當中反復地教導以色列的百姓要遵守安息日,從而得知,安息日是神與以色列百姓之間一種特別的記號,是作為應許賜給律法以下的以色列百姓的命令。安息日是摩西律法中的一部分,不是新約的誡命,除律法以下的猶太人之外,沒有賜給其他任何人。不管在哪一個律法時代,安息日都不曾賜給外邦人。
新約的安息日
- 在新約聖經中,「安息日」一詞共出現了五十多次。
- 其中,在《馬太福音》中出現了九次。
- 在《馬可福音》中出現了十次。
- 在《路加福音》中出現了十七次,
- 在《約翰福音》中出現了九次。
- 在《使徒行傳》中出現了九次。
- 在《歌羅西書》中出現了一次。
主直到升天為止,共向人們顯現了十一次,其中六次是在七日的第一日(主日)顯現的,這給主日也增添了不少特殊的意義。(約20:11~18,太28:7,路24:13~33,約20:19~23,約20:24~29)
安息日的真正意義
- 聖經《創世記》中記錄說,神在創造天地的最後一日安息了。
安息意味著神的榮耀,詞面意思是休息,但是神所說的安息與我們平時所想的休息是完全不同的。神藉著話語創造了天地,根本沒有疲倦這一概念,那不是辛苦的勞動。
- 你豈不曾知道嗎?
- 你豈不曾聽見嗎?
永在的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無法測度。「安息日」的希伯來語是「暇巴」。這個用語的詞根帶有「休息」以及「終止」的意思,到了這一天,全家人都停止工作,聚在起休息、享受並觀察神的創造,是非常幸福的時間。
耶穌藉著從死裏復活成了安息日的主人
- 新約時代,門徒們在耶穌被賣的那一夜和從死裏復活的那天晚上與耶穌一同吃喝。
安息日教會主張的論點中存在的問題
- 安息日教會的信徒們將星期日禮拜的起源歸咎於古代教會的背道。
他們認為本來是異教徒們在星期天給太陽神獻祭,可是這些背道的教會從他們那裏學到了他們的習俗並傳承給教會。安息教主張說,無論新約還是舊約,聖經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人們守主日的根據,還說人們守主日是從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三百二十一年將星期日頒佈為公休日開始的。
基督徒們剛開始在星期日禮拜的時候並沒有把那一天稱為「星期日」,而是叫「七日的第一日」或「第八日」,後來才被改稱為「星期日」。而這一天恰恰是包括波斯的光神密特拉在內的異教徒們的太陽崇拜日。
- 因為基督教信徒們也在星期日做禮拜,所以他們曾有一段時間被異教徒們誤以為是太陽崇拜者。
從君士坦丁發佈的公休令能清楚地看到,他將星期日定為公休日並非為了教會,因為西元三百二十一年三月三日頒佈的內容中使用了「尊貴的太陽日」這一說辭。仔細查看君士坦丁頒佈的米蘭敕令就能清楚地知道這樣的內容:
- 君士坦丁在公認基督教的過程中將初期教會做禮拜的星期日指定為公休日。
- 也就是說,為了基督教徒,他命令人們將原本是平日的星期日守為公休日。
我們來看一下君士坦丁於三百二十一年下達的命令。
所有裁判官和市民以及技工,應於尊貴的太陽日休息。鄉下人則不受約束,可以繼續從事農活,因為休息日最適合撒種和秋收,不應錯過按神的旨意所賜的良機,因為這種季節時間短暫。——西元321年3月7日。
米蘭敕令當中並沒有廢止或是變更安息日的內容。我們應該知道君士坦丁皇帝沒有迫害教會,相反,他終止了對教會的迫害。直到三百二十一年下達詔令為止,星期日一直都是平日,並不是崇拜太陽神的特殊的日子或公休日。
與其說君士坦丁關心基督徒,不如說他更擔憂帝國的分裂,所以他利用當時星期日即是東方密教的太陽神祭日又是基督教徒的禮拜日,希望國家在同樣的秩序下得到統治。在羅馬,東方密教很早以前就像毒魔一樣蔓延開來。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週期和基督教的週期均為七日,主復活的日子和東方密教紀念太陽神的日子竟然也都是同一天。
君士坦丁皇帝為了要解決羅馬傳統的太陽神祭日;星期日與基督教的禮拜日主日之間的行政問題,於西元三百二十一年三月七日頒佈了星期日為公休日的詔令,下令基督教徒在星期日做禮拜,而不是星期六。
- 如果只因羅馬皇帝獨斷的詔令迫使教會將禮拜日從星期六改成星期日,那麼當時數以百萬的基督徒肯定會奮力反抗。
安息教徒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君士坦丁的休息令並沒有讓基督教去侍奉太陽神,恰恰相反,太陽神漸漸從崇拜它的人們的意識中消失,甚至人們全然忘記了曾令他們癡迷的太陽神,最終該日反倒變成了主日。基督教徒們沒有一個人相信在星期日應該侍奉太陽神。
安息日後的第一天主復活了
- 全世界的基督教徒都將星期日稱為「主的日」,即「主日」。
基督徒的禮拜日即主日
- 安息教徒利用《出埃及記》三十一章十六節的話語,主張說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
猶太教的安息日聚集並朗讀摩西五經、詩篇,還做禱告
- 安息教主張說,在新約中找不到守舊約安息日變更為守主日的根據,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